黄山游记
抵达
黄山是历史悠久的 5A 级景区,但游览路线、交通方式等都需要有一定的钻研(特别是对于我这种不会开车的)。黄山风景区主要是从南大门进出,附近有两个交通集散中心:
- 南大门换乘中心(新国线黄山风景区汽车站/寨西换乘总站/汤口换乘总站),其坐落在汤口镇的街道上,与真正的黄山南大门有三公里远,民宿和店面众多。南大门换乘中心是交通枢纽,对外承载从黄山北、宏村等远距离站点来回的客流,对内负责运营来回慈光阁站和云谷寺站的景区巴士。各种小程序里线路预订比较混乱。
- 逍遥溪换乘中心,在真正的黄山南门,仅提供内部交通(南大门换乘中心去慈光阁和云谷寺必经之地)。
黄山门票全价是 一人。前后山分别有玉屏索道和云谷索道,票价都是 一人,相当于用 分钟缆车时间换 小时上/下山时间。根据我的研究,游览线路存在截然相反的两条,各自优点如下:
- 前山进后山出:前山景点的游客更多,大早上先爬前山能够规避一些人流。
- 后山进前山出:后山的坡度更缓,不坐索道的情况下爬行上山的难度对新手来说更友好。整条游览路线里存在可选的西海大峡谷一项,后山进就可以先沿着西海大峡谷的步道向下走(参考右下图路线),到谷底再坐小火车上升(注意西排云溪站是谷底而天海站是谷顶),在不走重复路的情况下爬行难度更低。
征询了励颖的意见,她觉得上下山都坐索道比较稳,我们就选择了前山进后山出、跳过西海大峡谷的摆烂路线。其中莲花峰和天都峰这两个险峻景点都是周期性开放,看很多博主分享的视频感觉非常危险。我们运气不佳,前者自 2023 年 12 月 1 日开始封闭三到五年,后者自今年冬季以来暂未开放,就不必纠结要不要去了。
我买了 从杭州南站到黄山北站的高铁票——反正下班过去已经赶不上北站到南门换乘中心的巴士了(末班车 ),不如选择这班速度快、起点离家近的高铁线。北站到黄山景区有 公里车程,巴士票价是 一人。作为 i 人我选择预订哈啰顺风车,和司机沟通后议定 一人(时间晚价格稍高可以理解)。
酒店草草将就了一下,原计划 起床,结果 左右就被楼下马路边的汽车开关门声反复吵醒。
玉屏索道和迎客松
为了减少负重,把包裹都寄存在酒店前台, 揣了充电宝、纸巾、无比滴一身轻装出发。小红书上指定早饭是冬冬小二面馆,而面馆距离酒店有 公里远(我们的酒店就在换乘中心边上),我们选择在路边的餐馆解决。路边随处都有登山木制拐杖出售,定价统一透明(把手小的 元,把手大的 元),我俩各买了一根。
南大门换乘中心到慈光阁的大巴是 一个人,这段路被官方的巴士垄断,其中盘山公路甚是曲折想必造价颇高。玉屏索道用的是宽大的封闭式缆车,可以容纳八名游客,吞吐量极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时不时可以看到露出光溜溜岩石的山脊,看上去非常陡峭。说来也奇怪,石头块里总能长出几株松树出来。
从玉屏索道下来后的第一个上行坡叫做好汉坡,我们混在多个旅行团里艰难爬行着。零星听到几句导游词后总是匆匆超过,防止被大队的人流冲挤。旅行团里大多是老头老太,清一色带着红帽子或者黄帽子,前面往往有个携带扩音喇叭的导游,除了介绍风景外可能有一半的吆喝是“来来来,我们 518 团的战友们赶紧跟上”。周五能避开大部分人流倒是不假,但排除了学生和社畜后体验提升不大。一路上松树甚多,东张西望找传迎客松时找到了送客松。
峰回路转来到一个很大的平台,仰头赫然是黄山第一岩。大名鼎鼎的迎客松就在一旁,人头攒动。树前拍照的人络绎不绝,不乏很多素质奇差喜欢插队的大叔大妈,我们排了很久终于拼手速拍到两张。
相比之下,侧面的栏杆前游人就少了很多。补给站前礼貌问价,饮料 一瓶,文创雪糕 一支。
鳌鱼峰
转出迎客松后世界一下子清净了不少。接连穿过几个清幽的山洞,栏杆边上正是拍照的好地方。
一路遇到很多肩挑零食饮料箱子的师傅,他们往往急速走一段路再停下休息片刻,走路时吆喝着让游人相让。一个游客说服师傅上次尝试挑担,颤颤巍巍地举起来后评估说有个一百六七十斤。另一种是两个师傅前后抬着的轿子,价格按距离收费(小红书上提到峰顶抬下山要 ),路边摆着休息的很多但实际乘坐的游客很少。
再次遇到补给站时,我们多了三分敬意。文创冰激凌仍然是 一支,那就买一根支持一下吧!
接下来是一条极长的向鳌鱼峰进发的山路,曲折向上盘旋,两侧怪石林立。有一段下坡路非常陡峭,窄处只能容下一两人通过,两侧有悬挂的绳索供接力。我非常担心有人从高处摔倒,这样势必会导致大批的游客滚下山区。
我们沿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不同的导游介绍,莲花峰边上的大小狗头看得非常分明,但其余的祥云、鸳鸯戏水、龟兔赛跑、孔雀开屏、观音等就得靠想象力了。偶尔回头看到走过的曲折山路,成就感油然而生。
光明顶和云谷索道
下了鳌鱼峰就能远远望见光明顶的圆球,笔直飞过去似乎距离不远,但山路上上下下弯弯绕绕看不到尽处。一路上植被非常茂密,远处甚至蓄有水库。一路向前是天海美食广场,卖一些小吃、汉堡和饮料。商家套路多,汉堡 一个 获得一份豆浆,收到的是口味寡淡的一小个纸杯。我俩都已疲倦,确认放弃去坐西海大峡谷的小火车。路上游客高频提到明教、张无忌、杨逍等角色,有导游在解释说这里的光明顶和《倚天屠龙记》并无关联。
一鼓作气爬到光明顶上,终于能近距离观察这个圆球。圆球侧面有上去的通道,立着一块“雷达重地”的牌子,一个保安拦在隘口阻挡游客,说上面是“光明顶山庄”,只有预订酒店的游客才能上去。
光明顶上有一个很大的山坡,坡角用栏杆围住,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美景。有位游客自带了一面很大的五星红旗,其他游客争着接过来贴在栏杆上拍照。从这个角度望下去又能看到一个山中之湖,不知是否就是上一个。
从光明顶出发后地势一路向下,反向的游客数量陡增,有不少在感叹“怎么还没到光明顶”,想必都是云谷索道上来逆向游览的。阶梯两侧或是高耸的松树,或是高山草甸,植被非常茂盛,偶尔能发现一只松树窜来窜去。松树林间遥遥望见了飞来石(左下图正中间),可惜没有力气走过去欣赏了。路上遇到的挑担师傅颇有不同,上午搬运的是饮料、烤肠、烤翅之类的零食卖给补给站,而下午搬运的是青菜、土豆之类的蔬菜卖给宾馆。根据小红书博主的采访,师傅们按重量结算费用, 元一斤,从两侧的索道开始往山上搬运,一天来回搬两到三次。
我们从云谷索道下山,风景和来时非常相似。腿开始酸疼,我俩通过比拼成语接龙支撑着下山。听说回收拐杖可以换一瓶水,我们在山下看到了宣传语,却没找到换水的店家。有几个老婆婆笑呵呵想来白嫖,我俩兀自拐着。
山脚的换乘中心可以坐汽车直达宏村,可惜我们得折返酒店拿行李,虽只一公里路来回已甚为吃力。我在小程序上订票迟了,进去时 的票只剩最后两张,填完身份证后已经失效了,咬牙切齿买了 的班次。
初到宏村
下大巴后,我们沿着人流从宏村西门进入,跨过秀丽的羊栈河就看到了南湖,湖边散布着很多穿着汉服正在拍照的小姐姐。南湖中心有一条非常窄的小桥被称为画桥,因为宏村被称为画里乡村。画桥上人流速度非常慢,因为游人们往往在桥上左顾右盼地拍照。听到一位导游介绍说,游客总爱在画桥上把手机跌下去。
过了画桥就是宏村的古建筑群了,均是白墙黑瓦的徽式特色。我们径直沿着导航去往“不急民宿”,途中看到几名游客围着一处正在炸毛豆腐的老太太。我口水流得难以抑制,强行被励颖拽走,说一会儿要按她的攻略去吃。
别看宏村建筑外表看起来很古老,“不急民宿”大堂里的内饰干净整洁。我们的房子正好在院子的一楼,沿着落地窗向外看去风景很美。房间精致而现代化,中央空调、地暖(虽然用不上)、冰箱等一应俱全。
洗去了黄山的疲倦后,我们就在院子里飞起了无人机。从高处眺望,古村落和月沼都别有一番风味。
夜游宏村
傍晚华灯初上,我们美滋滋地出去觅食。励颖掏出她的八宝口袋(备忘录),指出当晚可在聚八方试试。宏村的街道和丽江古城很像,但是少了网红美食街的那种浮躁,给人一种地道淳朴的风格。我们民宿所在的巷子比较寂静,隔壁大多也是民宿;转出一个街角后灯光和人流突然多了起来,隔几步就能看到一家提供本地菜的小饭店。饭店门前小黑板的招牌菜里高频出现“臭鳜鱼”、“五加皮炒蛋”、“毛豆腐”、“笋干炒肉”、“石耳炖土鸡”等字眼。
聚八方是一家貌不惊人的店,微信里点完 的臭鳜鱼后我们就开始纠结其他点什么了。毛豆腐?励颖推荐在等会去找“中街婆婆毛豆腐”。五加皮炒蛋?蛋有点常见。石耳炖土鸡?一问石耳很像木耳,励颖应该吃不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开美团,发现有包含臭鳜鱼、酸菜炒野笋、老面饼、米酒的五折套餐, 这下不得不冲了。臭鳜鱼味道不错,更难得的是这种鱼几乎没有刺,我和着鱼和笋足足下了三碗米饭。酒足饭饱后我们信步闲逛,脑中已哈希好励颖的小红书美食单,依次找到了黄山毛峰冰激凌、话梅柠檬等经典美食。
宏村或者说安徽的特色店铺很多,比如烧饼店(这里的烧饼是一个半径很小的馅饼)、徽墨歙砚店、米酒店、剁椒店、茶叶店(安徽的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都很有名)等。卖冰箱贴的纪念品店也很多,报价错综复杂。经常看到一只长得很像灯笼的鱼,属添灯食堂门口的体型最巨大,我们猜想这是一条鳜鱼。
宏村邮局是一个招牌的打卡点——里面空间敞亮、陈列精致、价格实在,果然名不虚传。我对集邮有少许的爱好,看到店内陈设的款式非常详细,对几款以黄山和宏村主题的邮票爱不释手;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家店里还收集着已绝版的零几年以宏村为主题的邮戳。在我挑选邮票之际,励颖对冰箱贴也大打出手,选来选去选了灯笼鳜鱼。
我走到哪都有往家寄明信片的传统,宏村邮局里有大量好看的章,这下就不用憋明信片的内容啦。
月沼有家咖啡和纪念品店的二楼是音乐酒吧,应该是宏村唯一一家,励颖盛赞店家选址不错、定位不错。
当晚我们几乎把宏村逛了个遍,唯独有“中街婆婆毛豆腐“和”四喜纪念品店“两处地方找不到:前者完全没有任何线索,后者虽然在高德地图上查不到,但在百度地图上标有”村前街 45 号“的地址。我提出先找到村前街再横向移动到 45 号商铺,结果来来回回在村里绕了半天,终于在月沼前的建筑上找到了“前街”的标识。此时街上部分店铺已经关门,我灵机一动,在高德地图上根据村前街 45 号反向查建筑,查到的竟然是汪乐梅米店!门上的四个喜字其实能看出一些端倪;我们进一步找店员询问,证实了这里本是四喜纪念品店,后转租给汪乐梅米店。
日游宏村
我本想凌晨拖励颖起来去月沼前看日出,没想到 下了一场大雨只能作罢。 起床去吃早饭,民宿的阿姨为我们提供了白粥、牛奶、千张酥、烧饼、鸡蛋、玉米、刀切馒头和樱桃番茄,朴实而丰盛。牛奶是山姆的,摸得出来外面刚热过,足以看出阿姨的细心。雨过天阴空气很清新,我们挽着手再游宏村。
游至南湖附近,我们听到有官方导游在用扩音器推销, 元一小时带你逛完宏村的古建筑。带我们的是一个穿着红夹克的男导游,每人发一个骨传导的耳麦。他介绍说,宏村由汪氏族人迁入并创建,原名”弘村“,为避讳乾隆帝名“弘历”改名为“宏村”。宏村非常重视水利系统,牵引山泉流经村中小巷汇入南湖,着火时扑救很方便。宏村整体布局呈现很有意思的“牛形”,村口两棵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环绕全村的水渠为牛肠,南湖为牛肚。
我们的第一站是南湖书院,由宏村汪氏族人集资合并扩建,是徽商“贾而好儒”的典型体现。门口的志道堂挂着“蔚为国华”的匾额,是先生授课、学子诵读之所,拍照的游人很多;旁边的启蒙阁则是更低龄化的授课场所。
进口出开了一处方形的天井让人印象深刻,不仅采光不错,还能联想到到雨天水滴沿着天井滴答下落的浪漫之感。侧门出去有几间稍显现代化的建筑和一块空地(操场),据说一直作为宏村小学用到 20 世纪 90 年代。
我们顺着导游的思路,接连逛了秀才家、族长家、首富家、做官家和茶商家。除了首富家都一直继承至今在用,而首富家在建国后打土豪分田地时被没收充公,令人唏嘘。由于地位和财富不尽相同,这几处古建筑的空间大小和布置细节各有不同,但秉承着相同的徽式风格:白墙黑瓦,门面很高,窗户很小或几乎无窗,室内的梁上或窗上雕刻着精美的浮雕。越富的人家住得越北,处于上游先用水。室内起居的房间多布局为左镜右瓶中钟,镜子代表“平静祥瑞”,花瓶代表“平安”,联合中间的钟表示“终身平静”;但是老人房间里不会带有钟,因为“送终”不吉利。
白天的月沼别有一番风味,白墙黑瓦倒映水中很好看,难怪经常会看到一批批夹着素描板来写生的学生。
月沼北面正中心是汪氏宗祠,是汪家主持大师时的议事厅。门面修得非常高大,挂着“世德发祥”的匾额。宗祠内事乐叙堂,堂上挂着三个最有代表性的汪氏先人,包括汪氏远祖汪华、宏村迁入始祖汪彦济和完善宏村水利建设的汪辛。值得注意的是,侧面供奉着一位标有“巾帼大夫”的女性,系宏村水利系统的设计者胡重娘。
终点是村口的两棵古树:一棵是红杨,承担村里的喜事;一棵是银杏,承担村里的白事。经过民宿边上一个毛豆腐摊时,励颖突然“噢”地叫了出来:原来这是便是中街婆婆毛豆腐,我们来的时候就已路过但一直没有知觉。毛豆腐在视觉上非常好吃,一口下去的味道却比想象中的差些——入口厚实,没有绍兴臭豆腐那么软。
中午在添灯食堂点了份套餐,鳜鱼、笋等口味和聚八方差别不大。出宏村后没忘记在路边买了灵山酒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