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游记
扬州总体印象
我俩对扬州的总体印象总结如下:
- 物价:扬州的物价很便宜,景区物价比杭城的平均物价还便宜,彩衣街 元一个的茶叶蛋历历在目。
- 饮食:这里的茶室非常多。和广州的正宗早茶相比,这里的早茶更像是早点,食材集中在面条、包子、干丝、糕点等物。我们在蒋家桥饺面店人均 元就吃饱了,想必各大茶室的竞争很激烈。
- 公共交通:城区可租用的电动车的种类和数量很多,前半小时只收 块钱,把共享单车都卷跑了。
- 交通秩序:同样是没见到过交警,这里的秩序比景德镇好太多了。主城区的车道很窄,不过除了四望亭路、国庆路(东关街和彩衣街夹着的垂直的路)等热门道路外没遇到堵车情况。非机动车比例高,但外卖车很少。
- 景点分布:扬州的景点很集中,骑共享电动车 分钟就能到各种地方,很舒服。
- 店铺:所谓“扬州三把刀”,街上到处都是店铺不大的修脚店。扬大酸奶很流行,各种便利店或美食店都有售, 一瓶,罕见地比淘宝便宜。瑞幸、蜜雪冰城、KFC 等和预想一样的普遍。
抵达怡园饭店
杭州到南京的高铁很诡异:直达的高铁用时至少要 小时,价格在 左右;南京南中转的高铁组合却只需 个小时(已经算上了中转换乘的 分钟),费用也更省(总价格在 不等)。结合高铁线路和地图来看,杭州出发没有直线前往扬州的班次,存在往上海绕行和往南京绕行的两种方式,显然后者路程更短。还有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杭州到南京的距离远大于南京到扬州的距离,但前半程的高铁用时只略高于后者。
结合我俩的公共空闲时间,我订了周六 去程和周日 回程的高铁,都需要在南京南中转(实测下来南京南的中转体验很丝滑)。扬州特色主要包括自然风光(瘦西湖)、饮食(早茶,炒饭)、人文(大运河博物馆,东关街等老街)和休闲(扬州三把刀)。大家对运河博物馆的推荐度很高,我提前一周预约了门票。攻略主要由励颖制作,她充分调研了扬州的街坊和饮食,精确到这两天里的一日三餐安排。
从扬州东高铁站打车,途中会经过宏伟的万福大桥, 即可抵达市区,住宿位置选在了老字号怡园饭店,用励颖的话说吃饭能够方便不少。饭店正好坐落在四望亭所在的十字路口,经历了两天的行程后蓦然回首,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四望亭和怡园饭店的交通优势。到的时候已过 ,怡园饭店的二楼餐厅里仍然人头攒动。励颖口口声声分析说“中午迟了随便糊点点心,晚上再吃顿大的”,结果这个想吃那个也想吃一不小心就点多了。
- 块钱的虾籽阳春面口感非常好,我们很快就分着吃完了。
- 扬州的特色是三丁包和五丁包,我们点了一份 的五丁包。口味不错,而且居然能吃出海参。查阅资料,三丁包指的是鸡丁、肉丁、笋丁,五丁包里增加了冬笋丁和海参丁(相传为了满足乾隆对美食的需求)。
- 我们还轮流尝了豆沙包、荠菜包、松子烧麦、文思白玉羹和油糕。其中油糕的口感和家乡的发糕类似,微带甜味且表面能看到一层层薄薄的纹路,我就和励颖在争论到底是一层层撕开吃还是垂直咬着吃。
大运河博物馆
周六下午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大运河博物馆, 会闭馆只能走马观花地浏览了。大运河博物馆带给我们的细节体验非常棒,和上次的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有着天壤之别。唯一的槽点可能就是官方对车辆进出有管控,只能打车到博物馆地块的东侧入口,要沿着长长的马路步行一段时间,两侧绿地上林立了各类美食店铺。
门口队伍不长,秩序维护得很好,我们得以丝滑入场。讲解器租用一位 ,按钮都很灵光,靠近特性展品时会自动触发讲解(虽然有些场馆触发得不太灵敏)。励颖没用过搭配的头戴式耳机,前期一直处在下滑-手动调整的循环里,很疑惑为什么我戴得这么牢——我只能告诉她经常开会的打工人早已习惯。
博物馆很大,总体呈现中间一个圆形建筑+两侧的方型建筑。励颖要求严格按照她制定的 顺序阅览,路上我一直在吐槽这个线路窜上窜下很麻烦,不如逐层游览。 号展馆“河之恋”在二楼的圆柱形位置,刚进去时非常震撼:博物馆利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将运河文化用写意而流动的画面投射在一块沿墙而建的 360 度巨大曲面屏上。动画制作得非常精美,美中不足的是现场并没有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场馆里很多年龄很小的孩子看不懂背后的寓意,一直在场馆里随着动画的切换跑来跑去,使得这个空间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托儿所”。
2 号厅在一楼,主题是 运河上的舟楫。馆内展示了大量精致的船舶模型,可惜我对其中的历史渊源和物理细节都不甚了解。展厅后半部分的“沙飞船体验”是一大亮点,游客们会排队进入一艘复制的古船,登上甲板后仿佛穿越回古代,航行在运河两岸的四季风光中——正好再次利用上了环型的墙面,巨大的环绕式屏幕上播放着裸眼动画。
下船后沿路向高处走,透过窗花可以同时看到甲板上的人群和两侧的动画,颇有“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意味。
号厅主题是 大运河街肆印象,设计得非常有创意。刚进门时我以为就是搞了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两边顺势开一些纪念品店圈钱。一抬头看到顶上贴着蓝天白云,心想呦呵这细节还不错。走着走着发现这地方好大呀,精细地复现了茶馆、扇庄、码头等一系列运河沿岸的建筑。街巷深处有活水构成的河流,我们正凝神观察河面,天色忽的变得昏暗起来,抬头能看到很多模糊的星点——原来这个展馆沉浸式地模拟了白天和夜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清江浦码头,地处淮河和大运河的交汇处。根据讲解,清江浦以北的运河风险高、易淤塞,逐渐只留给官船运行,最终形成了南船北马的格局:南方来客在此处弃船乘马北上,而北方来客在此处下马登船南下。
号厅的主题是 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直到这里才有标准博物馆的样子。馆内以运河为线索,介绍了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水利工程、国家管理、运河生活等。内容比较硬核,所以游客反而是最少的。
我们没忘记去顶层的 屋顶花园 吹风。大运河博物馆坐落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从顶层眺望四周风景极佳:一侧水光荡漾流淌着古运河,边上有一座没有开放的塔;另一侧可以远眺三湾风景区,建筑风格古色古香。
返回一楼时已接近闭馆,我们幸运地赶上了纪念品店的最后一波人流。旅游的地方越多,对纪念品的要求就越高:我除了一眼就相中一块记录着大运河历史路线变迁的冰箱贴外,没有别的喜欢的了;励颖对着两个谷仓玩偶怔怔发呆,小的 大的 (只能解释成这个 IP 的授权费用在 左右),本着性价比原则抱着大的回去了。
夜游古街
打车去梅岭东路的大毛·淮扬大排档吃晚饭,尝了招牌的淮扬松鼠鱼和蟹黄狮子头就吃不下了。路边有很多共享电动车(助力车),扫码后才知道前 公里只要 块,怪不得把共享单车都卷没了。电动车的种类有很多,有小众的宜骑行和大牌的美团、哈啰、青桔。有个坑点是不同运营单位设置的归还点略有不同,例如大家都把彩衣街、东关街构成的大地块设置成了禁停区,但我骑的宜骑行允许停在中间的国庆路上而励颖骑的美团不允许。当我们穿过拥挤的车流中来到彩衣街和东关街的交叉口时她在意识到这一点,不得不向北返回盐阜西路寻觅停车位。
我们自西向东游览东关街。结合我们多年来对各种古街的浏览经验,对东关街的综合印象如下:
- 街上没有电动车非常好评,这是我很 care 的一点!扬州并没有明确立牌/设置栏杆限制电动车进入街道(比如对面的彩衣街就有很多车),可能由于东关街太长太热闹了,大家心照不宣地不骑车进去。
- 东关街的设置非常合理。主路偶尔有南北向的小分叉、总体东西向贯通,这样就不用去纠结走哪条路、会不会走重复路。整个地块串联了很多有料的景点,包括街中间的个园,东门的古城墙遗址和运河码头等。
- 相比各种人造美食街,东关街上的店面质量很高。当地特色店非常多,例如修脚店、老鹅店、谢馥春等;连锁店和网红店非常少,例如奶茶店主要开在沿街处,臭豆腐店和鱿鱼店非常少。
- 扬大酸奶算是扬州城的头号产品了,每条街上走两步都能看到店里有售。 一杯不贵,茉莉花味好喝。
在导航的指引下,穿过很多暗沉沉的胡同巷子从东关街穿入皮市街。皮市街的路比较宽,游客相对少一些。
玩到近 时励颖聊起想去二春炒饭吃夜宵,高德地图上看着快打烊了,匆匆骑电动车在打烊前两分钟赶到。店里一侧是坐满了顾客的桌子,一侧是热火朝天炒着锅的厨师。我们打包了一份 的扬州炒饭。
瘦西湖
周日上午的行程是瘦西湖。根据攻略,瘦西湖适合从南门进:普通版路线是沿着长堤春柳、徐园和小金山转而向西,经过五亭桥和二十四桥后从西门出;进阶版路线从西门继续向北,逛完北区的新建景点从北门出。门票 一个人,这一点上已经被杭州西湖比下去了。进园区后一条瘦瘦长长的湖引入眼帘,说是湖实应为河。一些摇橹船和小型画舫停靠在岸边,不过杭州人对游船提不起什么兴趣。我们沿着西岸信步北行,湖里很多鸭子在戏水,它们一点都不怕游船,还懂得成群结队跟在游船后面游泳。有些不怕生的鸭子就在岸边,偶尔会混入几只黑天鹅。我们没带面包类的食品,励颖只得抑制自己的喂食欲望,老老实实地端详其他游客的喂食。湖中心的小岛把湖分隔成了两端,不过两岸没有连向小岛的桥。励颖大叫着说湖中心的岛肯定是鸭岛,鸭们可以很自由地在岛上产卵。
入口处没有发现导游,走到徐园的铁镬旁才看到两批导游在讲解。当时官府下令铸造铁镬并放置在重要的河道交汇处或堤岸旁,据说扬州一带一共制作了九个。铁镬能改变水流流向、消解能量,从而保护下游的河道和桥梁。一个铁镬重达数吨,怎么把他倒扣入水里是个工程难题。再往西走就是钓鱼台,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在此钓鱼。钓鱼台本身是一座临水而建的精巧亭子,三面环水。亭子的四面都挖了圆洞,站在亭内的不同位置能透过圆洞看到不同的风景画,实现“移步换景”的效果。游人素质有待提高,插队横行,等了大半天愣是没排到透过孔洞拍照的机位。
从钓鱼台的断头路绕回北面的主路长堤春柳,我们信步向西走去。沿途经过了凫庄茶社、如意茶楼,励颖总是忍不住要点一份甜点尝尝。继续向西走到万花园的“疏林观风”,可以看到成群的白鸽和售卖鸽粮的小亭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一直以为二十四桥是由二十四组桥连环构成的园林景观,原来它指的就是一座桥。命名由来的主流说法是桥里有很多元素对应着“二十四”,桥长 米,宽 米,我们数了栏杆 根、台阶 级。查阅资料后发现这座桥是在 1986 年根据《扬州画舫录》等史料记载重建的。
逛到西门时已过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励颖的美食计划,我们只能骑上电动车离园而去。
扬州美食
周日上午去瘦西湖前,我们先步行到怡园饭店旁边的花园茶楼皇宫店吃早点。励颖是典型的什么都想吃:招牌的 花园蒸饺先点上,五丁包必须再来个尝尝,就连看名字想象不出来的大烫干丝也毫不犹豫地点了一份,再来一杯扬大酸奶已经超过 块了()。花园蒸饺有点像上海的灌汤包,一不小心就汁水四溅。这里的五丁包比怡园饭店的更好吃,励颖的评价是“各种料混得更入味”。大烫干丝的造型非常帅,但咬上了一口就后悔,原料居然不是面条而是 豆腐干。吃个几条豆腐干能接受,整一碗全是豆干就难以下咽了。
中午我们骑车来到熟悉的国庆路和东关街的交叉路口,体验蒋家桥饺面店。店里的场景和怡园饭店类似:店内装饰简单,宽阔的大厅里摆满了桌椅且几乎坐满了食客。早茶吃得有点饱,一份饺面和一份锅贴(蒸饺)已撑饱肚子,一看总共只花了 元。估计这里好多都是当地居民而非游客,蒋家桥饺面店可谓是 扎根于市井街角的百姓食堂。
下午打算体验扬州的按摩。励颖原计划去水墨澜渟或江南水会这种按摩的连锁店,但当我们路过街上大大小小的修脚店时产生了迟疑。店面招牌上往往会写着 泡脚+修脚, 泡脚+修脚+按摩。一位店主看出了我们的犹豫,热情地推销着店里的套餐。追问细节才发现这些套餐里往往只有 分钟的修脚或按摩时间,真要延长到 分钟或 分钟,价格和连锁店没什么区别。最后我们选择了附近的水墨澜渟,考虑到出门在外更卫生一些。我们各自体验了一个完整的套餐,除了力道稍大外好像和杭州的连锁店区别不大。店里有 四选一的修脚项目,服务员解释说扬州修脚四技是 修刮捏挫,大致对应修剪脚指甲、刮老茧死皮、诊断和放松脚部肌肉、精修抛光四项。我心里痒痒的很想试试,又担心会弄痒或者弄疼我的脚,i 人挣扎了半天终于放弃这个项目了。
晚上有充足的时间吃晚饭,励颖选在了香园茶社。这家店的室内陈设就比较精致了,价格也会偏高,一碗扬州炒饭居然要收 ,励颖坚持点一份尝尝——说实话,对比以前吃过的炒饭,我尝不出在扬州吃的这两次炒饭有什么特殊之处(除了这里加料的种类更多之外)。炸臭干意外地好吃,我吭哧吭哧一个人吃个精光。